星期三

哭得鼻青臉腫

現在孩子的語文程度真是令人越來越憂心了,簡直可達令人「髮指」的程度。因為我常接觸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有幸」當上他們的語文指導者,對於他們文字及詞彙的運用,我有深深的無力感。


我們六字頭這一輩的中文程度還算可以,七年級的前段也還好,但到了中段以後,語文素質是快速降低,不僅寫字不工整,白字更是一大堆,語句也極不通順。每次批改作文時,好幾個老師都覺得不知從何下手訂正,甚至有股「乾脆幫他們重新寫一篇好了」的衝動。


現代學生國文程度的低落已經是無可挽救的事實,學生不愛閱讀報紙,就算看報都只是看些影劇八卦,對於有文學價值的副刊根本都捨棄不看,學生愛看的是擁有大量精采圖片,文字淺顯易懂的報導;所以有些報紙乾脆縮減副刊的版面。還有就是學生也不大愛看正宗的文學作品,不是說撇開廟堂文學,其他的文類作品都無價值,只是廟堂文學是人類運用文藻詞彙最為嚴謹和豐富的地方,想要參透本國的語言妙用,隨手能寫一篇頭頭是道又言之有物的文章,往往得從這上面吸收經驗和知識。


可惜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加速,新一代的年輕人,把傳統的文化看做是老古板,和傳統的文化根本就是嚴重脫節,許多人甚至不屑於和古老的文化為伍。傳統文化嚴重的流失,首當其衝的就是語文。語言的演變成為一種新時代的危機。怎麼說呢?因為現在社會是個講求時效的社會,任何人工作的時候,都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將工作完成。大家拼命的將時間壓縮,造成生活步調變快,大家也變的比較沒有耐心。在這種事事講究效率的時代,連閱讀都成為一種奢侈的行為,也難怪語言文字逐漸要被埋沒在大量的圖像文化裡。


圖像文化曾被文化評論學者視之為次文化。次文化的形成大都是跟著青少年過渡到成人社會的這段時期中,因為大量需求一種能自我認同,並且大力反抗成人主流社會的價值,所產生的一種新興文化。這種文化豐富多變,從衣著、流行歌曲、電影電視、雜誌書籍,無所不包。流行在青少年圈的文化,本來並不被社會主流所看重,但隨著消費結構日益壁壘分明,商人看準青少年無窮的消費潛力,了解這塊市場有多大的獲利機會,因此爭相投入開發這個消費層。所謂的次文化到了現在已經變成一種「主體」,「青少年次文化」這個名詞已經逐漸變成昨日黃花,無人敢再小覷新的一代對於這個主流社會所造成的影響。


因此當上個世紀末,MTV文化大量興盛的時候,新的一代發覺他們思考的模式不能再單一,MTV傳達大量的跳接圖像、音樂,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一個主題、一種事物,就得經過大量聲光的刺激,來徵求年輕人的認同,並且刺激他們的消費慾望。等到接受速食文化的新一代真正主導了整個主流市場,他們為了賺取更多了利潤,也會大量推動當初他們所接受過的文化型態,和商人大力傾銷的消費模式,並且讓這種社會生態更加穩固。


就拿網路來說好了。網路科技的日趨成熟固然有一大部分是因應現代社會的需要,但也有一部份是因為商人看準了這的市場,加以推波助瀾,使現代人開始離不開網路。拿文字的應用套到網路上面,前陣子很流行的「粉」、「醬子」、以「ㄏㄏ」代替「哈哈」,這些「奇異」的文字使用法,都是為了離不開網路的我們,為了節省大量時間而出現的。這些是新生的創意,是為了應付一種新的生活型態,所必然創造出的語辭新用法,我們本不該太過於擔心;只是一旦連正規的口語或是寫作,都把這種新的,但又容易被淘汰「文化創造」,看成是正確的「行為模式」,那麼人們的思考和行為,是不是會漸漸變的荒誕甚且怪異?我們的思考、行為,因著社會大環境的變遷,也慢慢隨之調整更動。思考的模式雖然更加多元,卻也更令人難以捉摸。就像當今的青少年,在他們大喊大人不懂他們的世界時,他們又了解了自己和這個世界多少?


大家看到這裡一定一頭霧水「這次的標題和這篇文章的關聯性在哪裡呢?」我來給各位解釋吧!那是因為我有個學生在作文裡寫著:『看到電視播出地震災民的鏡頭,當他們親友的屍體從廢墟當中被抬出時,個個是哭的鼻青臉腫。』文字詞彙的脫序運用,已經變成新一代的生活常規,這難道不是社會大環境的運作所造成的後果嗎?

 
唉!這算是個我已經講過多次笑話,但每次講完,聽到朋友哈哈大笑之後,我卻無力的想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