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別反向操控


前陣子看到一個大陸的網站上有則新聞,大意是說中國成為名牌精品商競逐的新興市場,中國的年均所得因為也有所提升,加上購買力驚人,許多人花大錢買奢侈品毫不手軟。可是在昂貴的奢侈品買賣中,買方有沒有得到應為賣方賣出商品等值的售後服務,這樣的爭端常令兩造爭論不休。消費者在使用過了商品一陣子之後,因為商品髒汙或是破損需要修復,卻往往得到業者以商品使用不當而拒絕。因此市場上就有許多名牌的擁躉對此感到憤恨不平。

其實我覺得這很可笑哩!

如果只是拉鍊壞了或是產品質量產生問題,而要求維修或更換那我能理解;但東西用了本來就會髒就會舊,這有什麼好不快的呢?難道說一個LV包包就永遠在有使用的狀態下必須永保嶄新嗎?

物品說實在話,只是因為我們認為買了它,可以增加我們日常生活上的方便,而願意花錢購買。我們必須要穿衣服,所以我們挑選衣服,衣服穿舊了,不能穿了,就得淘汰,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正因為如此,穿著衣服卻怕把衣服弄髒(雖說這是人之常情),那不就本末倒置了嗎?那何不一開始就裸體出門呢?或是說乾脆就到大賣場買很便宜的成衣不就好了。

其實有時候東西舊了,反而會有一股特別的韻味,因為有了歲月洗禮,還有人使用的印記,這個物品的存在才有了真實的價值和意義。法國人買了昂貴的凱莉以後,就把它當作日常使用的皮包,裝東裝西的,對法國人來說HERMÈS是個高級的老牌沒錯,但它做出來的東西不過就是必須拿來使用的日用品,這樣的氣魄用了個數十萬元的皮包,才是真正厲害。包包放在地上、被濺汙、被刮花,那不過是它的宿命,而不是我的。

有個日本的記者曾經寫過他的太太將三個凱莉、柏金包丟到垃圾桶的事情,「用不到了嘛!再說已經有破損了。」就這樣很乾脆的把花大錢買來的包包丟了。不是浪費而是不被東西所控制,很理智的想法,我欣賞。

我認為擁有物慾沒啥不好,但最怕的是反過來被物慾的本身所控制,那就令人啼笑皆非了。

真切在骨子裡


大學剛畢業沒多久,參加了中國時報的一個徵文比賽,那時候村上春樹在台灣開始小有名氣。比賽結果揭曉很幸運的得獎了,收到了報社寄來的稿酬和《挪威的森林》。稿酬很快就花光了,書倒是翻了沒幾頁就束之高閣。我相信可能是譯筆的原因,當然不是譯筆不好,而是太忠於日語的文法結構,使得文章讀起來有些不暢通;但還有一點就是村上的文章對我來說有些冰冷及晦澀,似乎作者刻意和讀者以及他所塑造的故事角色通通保持了五步的距離那樣。

《村上收音機  2》是村上春樹最新隨筆
集,大力推薦〈和海獺接吻〉及〈大蕪
菁〉兩篇文章。是會讓人會心一笑,甚
或是捧腹的幽默短文。
「可是村上春樹實際上是個很幽默的人唷!」我在看了他所有的短篇文集之後敢下這樣的定論。

一個人個性上的本質是與生俱來的,也許可以經過些許學習;但就像是香蕉皮剝開肉卻不是黃色的那樣,香蕉一直就是以那樣的模樣被我們所知,就算香蕉想要將內外的顏色變得相同卻是辦不到的。我想,人個性的本質結構上就有一點那樣的意味。


我以前一直以為我是個不善言詞表達的人,出了社會之後我才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我骨子裡天生就喜歡言論。再仔細回想,大約是青春期不受重視,功課長相都很差的緣故,使我的個性趨於封閉。到了專科時代有一次被同學推上台報告,不知怎麼的雖然心跳很快,但我知道那是腎上腺素分泌的刺激感,我享受在台上發表言論的過程,以至於最後同學和老師給我的掌聲,那時我才逐漸意識到原來我是個善於言詞表達的人。直到現在,只要對方願意,我都可以開口和原本不認識的人說上幾句話。「與生俱來」這種事情看起來的確很真實,令人不得不信。

村上春樹的短文因為不像小說去鋪陳,常是信手拈來的一寫,如同他和讀者聊天一樣(當然還是保有距離,但拉近了兩步),這時候就可以看出他骨子裡真切的那一面了,有時看他的文章會因此而笑(或大笑),我想這是身為人無法迴避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