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淺談《水滸傳》的女性─潘金蓮

『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便偷期。』《水滸傳》第廿四回語。


做為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的女性,大概沒有一個淫婦比潘金蓮更為有名了。潘金蓮出現在《水滸傳》的第廿四到廿七回,四個回目的篇幅在百來回的《水滸傳》中不能算少(光是核心人物的天罡地煞就有一百零八人),可見作者在塑造潘金蓮這一角色時,刻意加重她的影響力,花了不少筆墨來描寫這個女人。


潘金蓮出現在書中時,已有廿餘歲,這在古時算是老小姐。她因容貌艷麗而被主人覬覦,她狀告主母卻被主人懷恨,而故意將她嫁給身型矮小醜陋的武大以做為報復。或許有人會問:潘金蓮不是淫婦嗎?被主人勾搭做小老婆豈不好?施耐庵在創造潘金蓮這個角色時,想必是要以一個較複雜的角度來看她。首先是看她的年紀,廿多歲還雲英未嫁,又不是面貌醜陋,怎愁沒人想討她當媳婦,估計是潘金蓮眼光高,她覺得以她的整體價值,她一定可以找到一個真正和她匹配的男人。所以大戶主人想必也是猥瑣不堪的歐吉桑,就算是主人,自己也不想委曲到這般田地。再者就是,潘金蓮出現的第廿四回開始,作者並沒有為我們揭示潘金蓮的思想,以及她年輕時候的生活及個性。我們可以假設潘金蓮在此之前,只是個沒有太多心機的女性,以至於她根本不知道她狀告主母之後會發生何種後果,等到主人挾怨報復將她嫁給了完全和她預想中背道而馳的武大時,她的思想必定開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水滸傳》和潘金蓮有關的三個男人,首先是武大。武大是個三寸丁穀樹皮,人是很忠厚老實,可是卻是個不解風情的人。鮑鵬山在《新說水滸》裡面說得很露骨,他說武大肯定在性的方面也無法滿足潘金蓮。潘金蓮才廿多歲,對於整個生理及心理都正是從啟蒙過度到穩定的狀態,可是潘金蓮的性心裡首先啟蒙的就很糟!等到生理也準備開發了,卻又碰到了一個武大,不管怎麼樣,雙重的不滿一定會對本身的心態面產生強大的陰影。有時候我們會在新聞裡面,看到女人死心蹋地的愛著她身邊爛七八糟的男人,並且為那種男人作奸犯科。我往肉慾的層面估算,除了這些女人有弱點掌握在男人手中之外,男人大概也因為很能在性的方面滿足女性,而使女性離不開他。或許我的分析鄉愿,可是性的自主意識則是每個人遲早會被開發的處女地,如果開發的對象是個厲害的角色,人的性心裡很容易就沉溺下去。但我也不願意完全以這樣的論點來評述潘金蓮,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都有權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潘金蓮不能說是全然的錯,她也只是想掙脫當時的社會桎梏,只是最終她偏移到了一條歪路上,毀滅了她周遭的一切。


其次是武松。武松在初見潘金蓮時,他眼中的潘金蓮是「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潘金蓮一派性感盜魂之姿,這時武松已經對潘金蓮有了想法,他也曉得自己哥哥是啥腳色,娶了一個這樣的女人,怎鎮得住?而潘金蓮一開始也對武松有心思,她思忖可以打死老虎,想必也有一身氣力。在這裡,武松和潘金蓮對彼此的心態面已經勾勒出來。武松準備要防著潘金蓮,潘金蓮則準備要進攻武松。潘金蓮一開始對武松是噓寒問暖,表現出一派親切,長嫂如母的形象。可是她越熱情,武松就越不自在,潘金蓮卻誤把武松這份不自在當做是默認妥協,一步步逼著武松往死衚衕裡鑽。因為她不了解武松,誤以為武松和市井街坊那些意欲染指調戲她的浮浪子弟一般,只要自己採取主動,武松就會陷進溫柔鄉。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我估略算了一下潘金蓮在第廿四回和武松見面後,共喊了他卅七次「叔叔」,後來在挑逗武松喫酒,撩撥最後一道防線時,說了一句「你若有心,喫我這半盞兒殘酒。」「叔叔」成了「你」,潘金蓮的心急,惹惱了武松,武松就此和她翻臉。潘金蓮也因此惱羞成怒,在武家兄弟面前開始撒潑,不留彼此情面。可以說,潘金蓮因為不解武松,因此種下殺機。反過來說,武松其實也有錯,縱使潘金蓮想違背倫常,武松其實還有更多更能保全大家情面的方法,讓潘金蓮知難而退;無奈武松是個粗人,又情重於兄弟,顧不得撕破臉。看看第廿四回當中二者的互動,就可知武松當時完全屈居於弱勢,他和他的哥哥一樣,都是不解風情的呆頭鵝,因此面對嫂子違背常理的挑逗,最後解決的辦法只有翻臉。


第三個男人就是西門慶。西門慶被潘金蓮一叉竿打著時,就下定決心要將她搞到手。他去找了不做正經勾當的王婆子(插一題外話,《水滸傳》連續劇裡面演王婆的李明啓,真的是將王婆的神韻勾勒得非常生動完美),王婆子告訴西門慶,但凡勾搭女人必須要有五件本事,缺一不可「此五件,喚作潘、驢、鄧、小、閒。」如果弄清楚了這五件事情的本意,就可知西門慶其實也非個等閒之輩,至少他在男女風月情事上面,勝過武氏兄弟。潘金蓮就是因為在西門慶和王婆佈下的圈套中,一步步陷入風月場而無法自拔。潘金蓮因為遭到了武松的拒絕,徹底和兄弟二人鬧翻,但是她的情感不得不找出路,如果內心的情感無法宣洩,恐怕自己非死即瘋,這時西門慶的出現,剛好給了潘金蓮一個渠道。西門慶有錢有閒,又是個玩女人的高手,潘金蓮不會不知她在西門慶心裡的份量。可是那有啥關係?只要能夠享受到短暫的歡愉,只要能夠抓住眼前一絲幸福的光影,就算成為《水滸傳》乃至往後中國淫婦的代表人物,又有甚麼了不得。因此西門慶狠狠踹了抓姦的武大一腳,最後要她用砒霜鴆死武大,潘金蓮通通照辦。雖說這是潘金蓮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未來,還有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現實的畏懼。現實擺在眼前有兩道出路,一道是和西門慶雙宿雙飛,另一個則是有可能被出差回來的武松奪了性命。第二個路當然不是她所想要的,因為就算最後武松制裁不了她,可是西門慶和她姘上的事情可是整個陽穀縣人盡皆知的事情,社會的輿論會怎麼看她呢?在鄉親父老眼裡,她已經是個爛臭惡毒的女人,要改嫁給其他人也沒人會接這爛攤子,既然如此,不如賭上一把,也許真的會有和西門慶逍遙一世的可能。


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潘金蓮為何會浪蕩到如此惡毒的境地。


第一、她的夢想破滅。且不只一次,而是至少遭受了兩次重擊。第一次就是在她被逼嫁給武大時;第二次就是武松斷然和她翻臉的時候。武松和其兄的長相天南地北,雖是同一父母所生,但武松天生就是個明星。不過做弟弟的卻沒因此看輕哥哥,畢竟武松在襁褓當中已死了爹娘,還是靠武大在村子裡找剛生孩子的女人,拜託她們順便一起奶大武松的。既然兄長就如同父母般對自己關愛,武松也勢必極為敬重兄長,因此就算潘金蓮再冶豔妖嬈,一步一步進逼勾引,武松也不可能背叛兄長。


第二、她的夢想轉移。本來可以近水樓台,想不到武松竟那樣不解風情,潘金蓮想必也一肚子火,這時偏偏一個大無賴出現了。西門慶做為《水滸傳》中最陰險的姘夫,算是很到位的。為了和潘金蓮上床,先和王婆連手,後來引發出了鴆死武大的命案。可是如果單單是王婆和西門慶連手,事情恐怕也不會那麼順利,做為武大枕邊人的潘金蓮如果不在後面使一把力,再多的陰謀詭計也難得逞。為什麼潘金蓮甘願冒這麼大的風險?最主要就是西門慶可以滿足她對於男女情愛的幻想,西門慶至少是個小白臉,長相勝於武大太多,加上又是個有錢公子。愛情和麵包,魚與熊掌兼可得,對於武松的絕情,潘金蓮也因此狠下心來,整個人豁出去了。她要報復,報復武松的決絕、進而要報復武大戳破了她少女情懷的一縷春夢。

李翰祥的《武松》,試圖為潘金蓮做
一有血有肉的翻案陳述。他的確做到
了。飾演潘金蓮的汪萍,以此片拿下
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實是實至名歸。
我在討論林娘子的那篇有提過,《水滸傳》中的女人大都是被命運擺弄的,其實就算是想追求自我的潘金蓮,也是因為命運事實擺在眼前,才引導她一步步走向毀滅。近代有許多作品在描述《水滸傳》當中這最引人勝的段落時,因為時代的改變,創作者不免想為潘金連翻個案。李翰祥的《武松》當中,雖然摻雜了冶豔綺麗的異色畫面,但是汪萍詮釋的潘金蓮卻是非常接近真實的,尤其是在澡盆自慰的一場戲,讓後代謾罵潘金蓮的人也不免一驚!潘金蓮其實也是人,她或許比所有的女人來得更為正常和真實。李翰祥的另一個作品《金瓶雙艷》則純粹是賣弄胡錦的風情,將潘金蓮單純的定格在一個潑辣的蕩婦之流。至於羅卓瑤的《潘金蓮的前世今生》則用了更多蒙太奇的手法來闡述潘金蓮,她將輪迴的觀念置入到故事情節,雖然更多大量採用的是《金瓶梅》的故事細節,卻也為潘金蓮的情慾論述另闢蹊徑。至於中國大陸的《水滸傳》連續劇,王思懿的柔弱和善解人意,就完全是編劇或導演出自於同情潘金蓮所做的另一種詮釋了。因此我相信,潘金蓮的形象是多角化的,也就是說每個人要怎樣去解構她心中的潘金蓮都可以,在施耐庵創造出潘金蓮的那一刻,潘金蓮就註定被後世的人一再訴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